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医案 >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停搏、窦性心动过缓

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停搏、窦性心动过缓

患者李某,女,61岁,石家庄市人。于20081227日来诊。

主诉:间断发作性心悸、胸闷、气短伴头晕70天。

现病史:患者7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头晕、黑曚,无胸痛、头痛,无视物模糊及旋转感,无耳鸣及听力下降。曾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,住院期间查头颅CT示: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,左侧颞叶梗塞。颈部彩超: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(斑块处狭窄<50%)。双侧椎动、静脉颅外段未见明显异常。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:平均心率45次,最慢37次,最快71次;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;室性早搏20/24h;室上性早搏40/24hR-R长间歇239/24h(考虑窦性停搏);ST-T未见异常。患者拒绝安装心脏起搏器。住院期间给予活血化瘀药物(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)治疗14天好转出院。出院后口服尼莫地平、阿托伐他汀、阿司匹林肠溶片、克朗宁等治疗,心悸、胸闷,气短,头晕等症状仍反复发作,故来诊。现主症:发作性头晕,心悸、胸闷、气短,入夜尤甚,口干,口气臭秽,神疲乏力,失眠,二便调,舌质红,苔少,脉沉缓兼见结代。

既往史:既往体健。否认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病史;否认肝炎、结核等传染病史;否认药物及其他过敏史;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。10年前曾行甲状腺手术史。

个人史:生于原籍,久居本地,未到过疫区及牧区,生活条件良好,无烟酒等不良嗜好。无工业粉尘、毒物、放射性物质及传染病接触史。无性病及冶游史。月经14岁来潮,50岁绝经,无痛经史,孕22。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。

查体:T36.5℃   P45次/   R18/   BP110/75mmhg

神清语利,气息均匀,眼睑无水肿,结膜无苍白,巩膜无黄染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应灵敏。唇无紫绀,口角无歪斜。颈静脉无怒张,颈动脉无异常搏动,双肺呼吸音清晰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。心前区无隆起、凹陷、异常搏动,心尖搏动位置及范围均正常。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及摩擦感。心界正常。心率45次/分,心律规则,心音可,无分裂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,无心包摩擦音。腹部平坦,腹软,肝脾肋下未触及,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,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,肠鸣音正常。双下肢无水肿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。

辅助检查:

血生化检查:肝、肾功能、电解质正常;总胆固醇:5.3mmol/L,载脂蛋白A1.73g/ L,甘油三酯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载脂蛋白B、载脂蛋白A/B结果正常;空腹血糖:4.9mmol/L;高敏C反应蛋白:1.01mg/ L

心脏彩超: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,左室舒张功能减低。

颈椎X片示:颈椎退行性改变,颈5/6椎体融合,寰枢关节功能紊乱。

胸片: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。

心电图示:窦性心动过缓,T波低平,不正常心电图。

初步诊断:

西医诊断:

1.心律失常

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

窦性停搏

室性、室上性早搏

2.腔隙性脑梗塞

中医诊断:

心悸(气阴两虚,络虚不荣)

治疗:参松养心胶囊 4/次,3/日,口服;通心络胶囊4/次,3/日,口服。阿司匹林肠溶片,10mg/次,1/晚,口服;阿托伐他汀10mg/次,1/日,口服。

服药3周后心悸明显好转,安静时心率较前增加至48/分,无胸闷、憋气等不适,发作性头晕次数明显减少,睡眠较前好转,舌暗红,苔薄,脉沉缓细兼见结代。继服参松养心胶囊、通心络胶囊及西药治疗。后患者症状逐渐改善。头晕基本消失,偶有心悸不适。2009210日患者复诊:心慌、胸闷、头晕症状消失,偶有早搏,夜梦多,易醒,舌质红,苔白,脉沉细缓。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:平均心率65,最小心率38,最大心率94,室早12个,房早3个。与20081011日动态心电图相比:窦性停搏消失,平均心率提高20/分,早搏次数略有减少。鉴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,动态心电图改善,故继续口服中成药及西药治疗。患者于200977日来诊,心悸、胸闷、气短症状基本消失,偶于天气变化时有胸闷不适。平时自测心率,基本维持在60-65/分之间,未再出现头晕、心悸等不适。嘱其参松养心胶囊继续服用。

讨论:窦性停搏又称为窦性静止,是指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。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出现,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,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。患者出现黑曚、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,严重可发生Adams-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。该患者以心悸、胸闷、气短伴头晕就诊,在其他医院做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确诊为窦性停搏、窦缓、早搏,因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来诊。

窦性停搏、早搏属于中医学“心悸”、“脉结代”范畴。络病学说认为:分布在心脏区域的络脉包括心之气络和心之脉络。心之气络弥散敷布经气的作用涵盖由窦房结发出的心脏传导系统、参与搏动的植物神经及部分高级中枢神经功能;心之脉络主要系指渗灌血液到心肌组织的冠脉循环系统,包括广泛分布于心肌的中小血管及微循环。认为气阴两虚而致络虚不荣、络脉瘀阻是心律失常主要病理机制。

《内经》云:“年四十而阴气自半”,年龄渐长,气阴渐亏,气阴两虚,络虚不荣,心脉失养,故心悸不安;气虚运血无力,阴虚血行涩滞,脉络瘀阻,故胸闷不适;心络气虚则气短乏力;心络失养,心神不安,神不守舍,则失眠多梦;气虚鼓动无力,清阳不升,则头晕目眩。可见,本病属于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,气阴两虚、络虚不荣为本,络脉瘀阻为标。为此,我们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该患者,切中病机。方中人参补益心气,麦冬养阴清心,五味子敛气生津,三者合用益气养阴、荣养心络以治其本。桑寄生“补胸中大气”,山茱萸、酸枣仁,养心阴、益肝血,三药共补络中气血;丹参、赤芍、土鳖虫、甘松活血通络,龙骨重镇安神,黄连清心安神,诸药合用,共奏益气养阴、活血通络、清心安神之功。使气血充足,络脉通畅,心络得养,心神自安。心悸、胸闷、头晕症状自然缓解。